栏目分类
在近代的各种武装起义与暴动中,有一种简易却常见的武器总会出现,那就是燃烧瓶。它被称作“穷人的手榴弹”,历史其实非常悠久。早在古代战争时期,人们就会把陶罐装上火油,用作防御性的燃烧武器。
进入20世纪后,这种用玻璃瓶制作的简易燃烧武器有了一个新名字——“莫洛托夫鸡尾酒”。
这个称呼诞生于苏芬战争。芬兰人用它讽刺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,没想到,这个带有调侃意味的名字,最终成了燃烧瓶的代称。
莫洛托夫这个人,在苏联历史上相当重要。斯大林执政时期,他长期位居高层,被认为是“二号人物”。在很多外国人眼里,他甚至是斯大林最可能的接班人。然而,二战结束后,他的地位逐渐下滑,冷战时期几乎淡出政治舞台。
展开剩余79%莫洛托夫原名维亚切斯拉夫·米哈伊洛维奇·斯克里亚宾,后来才改名“莫洛托夫”,意为“大锤”。他的出身普通,父亲只是商店伙计,家族没有特殊背景。青年时期,他接触革命思想,1902年便投身反沙皇运动,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。他聪明好学,文笔出色,19岁便成为《真理报》的编辑,成了布尔什维克党内的“笔杆子”。
一战期间,俄国社会动荡,布尔什维克活动频繁,莫洛托夫因此结识了列宁、斯大林、托洛茨基等人。他凭借口才与才华受到重视,被任命为莫斯科地下党组织领导人。1917年十月革命后,他进入布尔什维克高层,逐渐成长为苏联的重要政治人物。
在1920年代后期,他与斯大林关系密切,30年代后期更是成为人民委员会主席,仅次于斯大林。虽然外界常称他为“二号人物”,但莫洛托夫本人否认这种说法,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受重用,更多是因为苏联在外交领域缺乏人选。
他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。二战期间,他代表苏联与英美多次谈判。1941年,当德国大举入侵苏联时,他甚至冒险飞往英国,亲自请求支援。丘吉尔对他的评价是冷静、强硬、没有感情色彩,就像一台精密机器。
苏芬战争时期,他因一句“苏军投下的不是炸弹,而是给工人的面包”,成为国际笑柄。芬兰人因此把用来对付苏军坦克的燃烧瓶戏称为“莫洛托夫鸡尾酒”。这种武器后来在二战中被多方使用,证明了它的威力。
尽管地位显赫,但莫洛托夫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。1949年,他的妻子因犹太身份与“犹太复国主义”嫌疑被捕,他既未辩护也未妥协,只是拒绝与妻子离婚,这成为他极少数对党内权力的抗争。此事让他丢掉外交部长职位,直到斯大林去世才重新被启用。
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,苏共内部权力重组,赫鲁晓夫最终胜出。莫洛托夫虽短暂回任外交部长,但很快被边缘化。他在1957年被派往蒙古当大使,此后彻底失势,逐渐淡出政坛,成了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。
在晚年,他依旧是斯大林的坚定支持者,即使在苏联风气逐渐开放的80年代,他仍坚持认为斯大林没有“犯错”,一切只是时代所迫。他直到1986年才去世,活到96岁,是列宁战友中寿命最长的一位。
莫洛托夫留下了大量口述与回忆录,至今仍是研究苏联历史和二战的重要资料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:既是坚定的革命者,也是冷酷的外交家;既曾是斯大林最信赖的助手,也最终被历史边缘化。
文/商学野
参考资料:
1. 《斯大林军事安全外交战略思想反思》,王璇
2. 《莫洛托夫:活到20世纪80年代的列宁战友》,佚名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/10/12苏联外长莫洛托夫:斯大林亲密伙伴,代言苏联20年,晚年却很低调
- 2025/06/25薪火接力耀南粤·红棉聚力迎全运_活动_广州_全运会
- 2025/05/24翁富豪:黄金暴跌后酝酿新趋势 下周黄金操作策略分析
- 2025/04/13导热油型号选择指南
- 2025/03/09理响中国|绽放冰雪之美 共赴亚冬之约

